美国ITIF关于数据跨境流动的研究报告简介
5月1日,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ITIF)发布了关于数据跨境流动的研究报告——《跨境数据流动:障碍在哪里?代价是什么?》(Cross-Border Data Flows: Where Are the Barriers, and What Do They Cost?)。
报告的主旨,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使向海外传输数据变得更加昂贵和耗时,如果不是非法的话。这样的做法降低经济增长,阻碍社会价值的实现。(A growing number of countries are making it more expensive and time consuming, if not illegal, to transfer data overseas. This reduces economic growth and undercuts social value.)
报告论述了反对数据本地化的两大理由:一是数据本地化无助于实现网络安全、保护个人信息、发展产业。换句话说就是,数据本地化没什么用。二是数据本地化还会拖滞一国经济的总体增长水平。也就是说,数据本地化还会伤及自身。
总的说来,这些都是西方专家反对数据本地化的非常常见理由。就这点来说,报告没有什么新意。但重点在于报告的附录。ITIF倒是非常仔细地研究了现有各国的数据本地化措施(后附)。
细心的朋友可以发现,这其中挺多都是发达国家的。法国、德国、丹麦等。而且发达国家自己的本地化措施背后的理由多种多样。前段时间,欧盟自己内部对各个成员国的本地化措施(除了个人数据外)做了研究,也发现了各种本地化措施。这样两份报告倒是对上了。
显然,这本身就说明了什么。数据本地化措施的现实图景,要比ITIF提出的两大反对理由复杂得多。
附录:ITIF研究的现有各国数据本地化措施
以上所有截图,版权规ITIF所有,特此申明。